此次合作聚焦“辅助驾驶、智能座舱、智能制造”三大领域。根据协议,双方将联合开发搭载华为先进智能技术的合作车型宝骏华境S,共同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和网联化的高质量发展。

回顾上汽通用五菱与华为的合作,2018 年 11 月,双方首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彼时汽车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尚处于概念普及阶段,多数车企仍在观望技术路线的选择。而五菱与华为的前瞻性布局,在2019年联合推出首款搭载华为HiCar的量产车型。
2023年,上汽通用五菱智能岛制造体系落地,华为提供底层解决方案,这套融合华为高可靠生产网络与 AI 大数据技术的制造体系,实现柔性生产与数据驱动,创造了高效的产业效率。
2025 年成为双方合作的加速之年。华为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将与上汽通用五菱自研的灵眸辅助驾驶、灵语座舱、灵犀动力、神炼电池等技术体系深度融合,形成完整的产品竞争力。
据悉,在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方面,双方将华为高阶辅助驾驶技术适配国民车型,突破传统“高配专属”局限。此次合作的成果将率先应用于宝骏华境S车型,将全系标配华为乾昆ADS 4智驾系统、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等原本只在 30 万级车型出现的配置下放,从技术下沉到“科技平权”。

宝骏汽车全新旗舰大六座SUV——宝骏华境S
从产业维度看,上汽通用五菱完整主导产品定义、研发制造及服务全流程,华为则提供核心智能化解决方案,双方在保持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实现深度协同。
此次合作是五菱转型电动化、智能化的关键一步,也是华为扩大智能汽车技术落地的标志性案例,有望推动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。
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对区域产业生态的重塑。以柳州“智能岛制造体系”为基座,双方共建AI驱动的智能制造生态,将会推动广西汽车产业链的全面升级。
合作深度绑定柳州“人工智能+制造”战略,据了解,目前柳州有42家智能终端及机器人制造企业、12家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、75家智能工厂、62家数字化车间,形成年产2万台智能服务机器人生产能力,构建起覆盖六大系列50多种规格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和智能终端设备产业链集群。
2025年1-7月,柳州全市人工智能产业形成产值57亿元,同比增长23.7%。
华为赋能的“智能岛制造体系”,使柳州有望成为面向东盟的智能汽车技术输出桥头堡,这种 “技术溢出效应” 将提升区域产业的竞争力。
当宝骏华境 S 驶下智能岛生产线,在这场由 “人民五菱”与“科技华为”共同书写的产业升级中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两个企业的成功合作,更是中国智造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。